克罗恩病可能合并真菌感染,常见诱因包括免疫抑制治疗、肠道菌群失衡、黏膜屏障破坏及抗生素使用。真菌感染多表现为口腔白斑、反复腹泻、发热或皮肤病变。
1、免疫抑制治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白色念珠菌等感染风险。需监测感染迹象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抗真菌药物可选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
2、肠道菌群失衡疾病活动期易出现肠道微生态紊乱,真菌过度增殖。建议通过益生菌调节菌群,严重感染时需使用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药物控制。
3、黏膜屏障损伤肠道溃疡病变导致黏膜完整性破坏,可能引发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需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黏膜修复,必要时采用伏立康唑治疗。
4、抗生素影响广谱抗生素使用会抑制细菌竞争,促进真菌定植。应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时可考虑棘白菌素类药物。
克罗恩病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咳血或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侵袭性真菌感染,建议定期进行真菌血清学检测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