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取钢板后再骨折可通过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支架、骨移植、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骨质愈合不良、过早负重、感染、内固定物取出技术不当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内固定手术:
对于稳定性差的再骨折,通常需重新植入髓内钉或锁定钢板。手术需彻底清除骨折端纤维组织,确保骨痂新鲜对合。合并骨质疏松者需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需严格避免早期负重。
2、外固定支架: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环形支架或单边支架可提供三维固定,允许创面护理。需定期调整支架张力,监测针道感染,一般需维持12-16周。
3、骨移植:
骨折端存在骨缺损时需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或同种异体骨移植。移植骨可提供骨传导支架作用,促进成骨细胞迁移。合并感染需先控制感染,二期行骨移植。
4、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等促进骨愈合药物。存在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
5、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肌肉等长收缩,6周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拐杖部分负重需维持至X线显示连续骨痂,通常需3-6个月。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适合早期康复。
饮食需保证每日1500mg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小鱼干及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补充建议维持在800IU/日,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康复期避免吸烟饮酒,控制咖啡因摄入。术后3个月内禁止跳跃、奔跑等高冲击运动,建议采用游泳、骑自行车等低负荷运动维持肌力。每月复查X线评估骨愈合进度,发现异常疼痛或畸形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