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急救流程可通过停止输液、评估症状、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输液反应可能由药物过敏、输液速度过快、药物配伍不当、感染、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停止输液:立即停止输液是首要步骤,避免进一步输入可能导致反应的药物或液体。同时保持静脉通路开放,以便后续用药或补液。护理人员应迅速关闭输液器,并检查输液瓶或袋是否有异常。
2、评估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估反应的严重程度。常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皮疹、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反应可能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及变化情况。
3、对症处理: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如出现寒战或发热,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口服;出现皮疹或瘙痒,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0.3-0.5mg肌肉注射。
4、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严重反应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或心率失常,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直至病情稳定。
5、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反应,应立即呼叫急救团队或转送至急诊科。医护人员需做好抢救准备,包括心肺复苏设备、气管插管工具等。同时向医生详细汇报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及反应过程。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输液后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更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