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时尿道口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前列腺炎、尿道损伤、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处理、消炎治疗、局部护理、避免刺激物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常见原因,以大肠杆菌感染居多。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痛伴尿频尿急,严重时可出现血尿。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尿道结石:
微小结石通过尿道时可能划伤黏膜引发刺痛,多伴有排尿中断现象。B超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坦索罗辛等药物缓解症状。
3、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出现排尿末刺痛需考虑前列腺炎症,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直肠指检和前列腺液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多西环素、塞来昔布等。慢性患者需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
4、尿道损伤:
导尿操作或性行为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表现为排尿时刀割样疼痛。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冲洗尿道自愈,严重裂伤需留置导尿管。恢复期间应禁止性生活,避免骑跨运动。
5、化学刺激:
使用含强效清洁剂的洗浴产品或避孕套润滑剂可能刺激尿道口黏膜。表现为接触后突发刺痛,无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建议改用pH值中性的清洁产品,发作时可用温水冲洗外阴,通常24小时内症状自行消退。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咖啡、酒精等利尿刺激性饮品,可适当饮用蔓越莓汁预防尿路感染。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排尿刺痛或伴随发热、血尿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性活跃人群需注意排查性传播疾病可能。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加重尿道刺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