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支持、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反应激活、脱水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体温未超过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退热药。需注意药物过敏史,避免阿司匹林用于儿童。
3、补液支持:发热伴随口腔疱疹可能影响进食,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椰子水,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4、就医评估: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排查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