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肺癌归为肺积、息贲等范畴,认为其发生与正气内虚、痰瘀毒结、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相关,治疗强调扶正祛邪与整体调理。
一、病因病机肺积多因长期吸烟、六淫邪气侵袭,导致肺气壅滞,痰瘀互结,久而成积。外邪以燥邪、烟毒为主,内伤与七情郁结相关。
二、证型分类主要分为阴虚毒热型(干咳痰血)、气阴两虚型(气短盗汗)、痰湿瘀阻型(胸闷痰多)及气滞血瘀型(胸痛咯血)四种基础证型。
三、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为主,急性期侧重攻邪,缓解期注重培本,配合情志疏导与饮食调养。
四、特色疗法除中药汤剂外,运用穴位贴敷(肺俞、膏肓)、艾灸(足三里)、刺络拔罐等外治法,对放化疗后副反应有缓解作用。
日常需避免油烟刺激,练习八段锦等养肺功法,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治疗期间须定期复查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