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异常主要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减低、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四种类型。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持续紧张僵硬,常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帕金森病,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左旋多巴、苯海索等药物改善症状。
2、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无力,多见于周围神经损伤或小脑病变,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可导致此症状,需通过康复训练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治疗。
3、肌张力障碍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异常姿势,如痉挛性斜颈,部分与遗传因素相关,可采用肉毒毒素注射或苯二氮卓类药物缓解症状。
4、肌阵挛突发短暂肌肉抽动,癫痫或代谢性脑病可能引发,需明确病因后使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建议出现肌张力异常时及时进行神经科专科评估,日常可配合适度拉伸训练,避免过度疲劳诱发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