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状主要包括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紊乱及发热等表现,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急性期盆腔压痛、阴道脓性分泌物,慢性期则表现为持续性下腹隐痛、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1、下腹疼痛急性期多为突发性剧痛伴腹膜刺激征,慢性期转为钝痛或坠胀感,可能与炎症刺激子宫收缩或盆腔粘连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或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
2、异常分泌物急性期常见脓性白带伴恶臭,慢性期分泌物呈淡血性或黏液状。病原体感染导致子宫内膜充血坏死,需通过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3、月经异常慢性炎症易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与子宫内膜修复障碍有关。可配合医生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严重者需宫腔镜下刮宫治疗。
4、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常伴寒战高热,体温超过38.5℃,慢性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需及时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并补充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
建议出现症状时尽早就诊妇科,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