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和阳虚可通过典型症状、舌象脉象、体质特征、诱因差异四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
1、典型症状:
阴虚常见潮热盗汗、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阳虚多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
2、舌象脉象:
阴虚者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者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舌脉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
3、体质特征:
阴虚体质多瘦削易怒,午后症状加重;阳虚体质多虚胖乏力,晨起症状明显。
4、诱因差异:
阴虚常因熬夜、辛辣饮食耗伤阴液;阳虚多由久病、贪凉损伤阳气,病程较长者需结合两者兼夹情况。
日常可观察症状变化规律,避免自行用药,建议经中医师面诊结合四诊合参明确证型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