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空了可能由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真菌治疗、皮肤科干预、内分泌调节等方式改善。
1、外伤:指甲受到挤压或撞击可能导致甲床分离,表现为指甲部分或全部空陷。避免进一步损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可等待新甲自然生长替换。
2、真菌感染:甲癣常见表现为指甲增厚、发黄及中空,可能与潮湿环境、共用修甲工具等因素有关。需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唑。
3、银屑病:银屑病甲损害会出现顶针样凹陷或甲剥离,多伴随皮肤红斑鳞屑。局部可用卡泊三醇软膏,配合光疗或阿维A胶囊等系统治疗控制病情。
4、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指甲营养不良性改变,常伴有怕热多汗或畏寒乏力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或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
日常避免指甲长时间浸水,穿着透气鞋袜,均衡摄入含蛋白质、锌元素的食物有助于甲板修复。若空甲持续超过两个月或伴随疼痛红肿,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