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可通过改变睡姿、盆底肌锻炼、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纠正。子宫后位通常由先天因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恢复不良等原因引起。
1、改变睡姿建议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睡眠,避免长期仰卧,利用重力作用帮助子宫前倾。先天因素导致的子宫后位可通过体位调整改善,无须特殊治疗。
2、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肉张力,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动作。盆腔炎症引起的后位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3、手法复位由专业医师通过阴道或直肠手法推移子宫,适用于轻度活动性后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粘连,需使用孕三烯酮、戈舍瑞林等药物控制病灶。
4、手术治疗严重粘连或症状明显者可行子宫悬吊术、圆韧带缩短术。产后恢复不良造成的后位常伴随腰骶疼痛,需结合盆底康复治疗。
日常避免长期站立或负重,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瑜伽中的桥式、猫式动作有助于改善子宫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