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变多发生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通气较好部位,主要与结核分枝杆菌嗜氧特性、局部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
1. 上叶尖后段肺上叶尖后段因直立位时通气量较大,氧气分压较高,成为结核分枝杆菌最易定植的区域,典型表现为咳嗽伴午后低热。
2. 下叶背段下叶背段支气管走行陡直,吸入性含菌气溶胶易滞留于此,常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影像学可见斑片状渗出阴影。
3. 基底段儿童原发综合征好发于中下叶基底段,因淋巴回流丰富导致肺门淋巴结肿大,多呈现哑铃状特征性改变。
4. 多肺叶播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累及全肺,粟粒样结节均匀分布,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警惕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确诊肺结核后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胸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