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便秘可能由泻药依赖、肠动力不足、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物理刺激、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 泻药依赖: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会导致肠道神经敏感性降低。建议逐步减少泻药用量,改用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2. 肠动力不足: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导致肠蠕动减弱。需治疗原发病,短期可使用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3. 肠梗阻:肿瘤、肠粘连等机械性梗阻会完全阻断排便。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需通过CT明确诊断,多数情况需要手术解除梗阻。
4. 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顽固便秘,常见于婴幼儿。确诊需做直肠活检,轻症可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重症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秘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