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般1-3天内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持续出血可能由凝血异常、创口感染、血管损伤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
1. 凝血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服用抗凝药物或患有血液疾病人群。需及时复查凝血功能,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 创口感染食物残渣滞留或口腔卫生不良易引发感染,伴随红肿、异味等症状。需进行创面清创,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 血管损伤复杂拔牙操作可能损伤较大血管,表现为活动性出血。需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采用电凝止血或缝合处理,严重时需使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4. 护理不当过早漱口、吸烟或剧烈运动可能破坏血凝块。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轻柔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用患侧咀嚼,若出血伴随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