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水疱不建议挑破。挑破水疱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延迟愈合或遗留瘢痕,正确处理方式包括保持清洁、药物干预和医疗防护。
1. 感染风险挑破水疱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细菌感染概率。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创面,引发局部红肿化脓。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愈合延迟人为破损疱壁会干扰组织自然修复过程,延长病程。疱疹液中含有病毒颗粒,接触传播可能导致新发皮疹。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可促进愈合。
3. 瘢痕形成不当处理可能损伤真皮层,遗留色素沉着或增生性瘢痕。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帮助减少瘢痕产生。
4. 神经损伤疱疹常沿神经分布,粗暴挑刺可能加重神经炎症。表现为持续性灼痛或感觉异常。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可缓解症状。
出现带状疱疹应保持皮疹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避免抓挠或挤压水疱,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