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咽峡炎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和日常护理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一般为7-10天,具体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病毒感染后,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部分病例伴随食欲下降、乏力等表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助于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1、抗病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引起,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200mg,每日5次、更昔洛韦胶囊250mg,每日3次和利巴韦林颗粒100mg,每日3次。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对症处理:患儿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咽痛严重者可含服咽喉喷雾剂或含片,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西瓜霜含片,缓解局部不适。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可使用淡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漱口,每日3-4次。疱疹破溃后,可涂抹促进愈合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口腔溃疡贴,加速创面修复。
4、饮食调理:患儿因咽痛可能拒食,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软面条等。避免辛辣、过烫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黏膜。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
5、隔离防护: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患儿需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洗手,患儿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物品需单独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果蔬,促进身体恢复。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复发。若患儿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