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自动转阴确实存在但概率较低,主要与机体免疫清除、病毒载量低、感染时间短、基因型等因素有关。
1、免疫清除部分成年急性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彻底清除病毒,表现为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表面抗体,无须特殊治疗。
2、病毒载量低病毒复制水平低于检测下限时可能出现暂时性转阴,需结合乙肝DNA检测判断,必要时需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干预。
3、感染时间短儿童期感染后约有5%-10%概率发生自发转阴,与免疫耐受状态改变有关,家长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指标。
4、病毒基因型A基因型乙肝更易自发转阴,但我国流行的B/C型转阴率不足2%,干扰素或替诺福韦等药物可提高转阴概率。
建议乙肝携带者每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DNA及超声,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转阴后仍需监测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