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伤口护理、感染排查等方式处理。术后发热通常由手术应激反应、伤口感染、肺部并发症、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建议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频率。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发热可能与手术创伤性炎症有关,常伴伤口红肿热痛。
3、伤口护理检查手术切口有无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发热伴随切口红肿时需考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
4、感染排查持续发热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排查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肺炎可表现为发热伴咳嗽咳痰。
术后每日测量体温3次,发热期间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出现寒战或高热不退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