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可分为黏膜脱垂和全层脱垂两类,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等。
1、病因长期腹压增高是主要诱因,如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或妊娠期腹压增加,可能伴随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等症状。
2、分型根据脱垂程度分为黏膜脱垂和全层脱垂,黏膜脱垂仅涉及直肠黏膜层,全层脱垂则累及肠壁全层,可能伴随肛门括约肌松弛。
3、症状典型表现为肛门外肿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可能伴随黏液渗出、出血或肛门失禁等症状。
4、治疗轻度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或直肠悬吊术,重度需行经腹直肠固定术,保守治疗包括提肛运动和高纤维饮食。
日常应避免久蹲久坐,保持规律排便,出现肛门肿物反复脱出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