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脱皮可能是好转迹象,也可能是病情反复或继发感染的表现,需结合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等综合判断。
1. 修复期表现急性渗出减少后出现脱屑,常伴随红斑消退、瘙痒减轻,提示表皮屏障修复。可继续使用保湿剂如凡士林,避免抓挠刺激。
2. 慢性期特征长期反复脱皮伴皮肤增厚、苔藓化,提示慢性湿疹未控制。可能与接触过敏原、皮肤干燥有关,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
3. 继发感染脱皮区出现黄色结痂、渗出液增多,可能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配合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
4. 药物反应强效激素突然停用可能导致反跳性脱屑。表现为原有皮损扩大,需逐步减量并替换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
观察脱皮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变化,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热水烫洗。持续脱皮超过两周或出现化脓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