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应激障碍属于心理创伤相关疾病,主要包括适应性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类型,严重程度从短期情绪失调到长期心理损伤不等。
1、适应性障碍:因生活环境变化引发的短期情绪行为异常,表现为哭闹退缩或攻击行为,多数在压力源消除后缓解,建议家长通过稳定生活规律和心理安抚帮助孩子适应。
2、急性应激障碍:遭遇突发事件后出现的强烈恐惧反应,伴随噩梦闪回等症状,持续3天至1个月,家长需及时移除应激源并寻求心理医生干预,必要时配合短期药物治疗。
3、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大创伤事件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心理异常,可能出现情感麻木或过度警觉,需专业心理治疗结合沙盘游戏等干预手段,严重病例需精神科医生评估用药。
4、调节障碍:慢性压力导致的长期情绪调节困难,与家庭环境或校园欺凌等因素相关,建议家长改善教养方式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精神障碍。
日常需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避免让孩子重复暴露于创伤场景,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到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