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小缺损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药物控制并发症、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术等方式治疗。房间隔小缺损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其他心脏畸形等原因引起。
1、定期随访观察缺损小于5毫米且无症状者可暂不处理,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分流情况,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控制并发症出现肺动脉高压时使用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可能与肺血管重构有关,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咯血。
3、介入封堵术适用于中央型缺损,经导管植入镍钛合金封堵器闭合缺口,手术创伤小,可能与缺损边缘残端不足有关,需排除重度肺动脉高压。
4、外科修补术缺损过大或合并其他畸形需开胸修补,采用自体心包或人工补片缝合,可能与原发孔型缺损有关,常伴随二尖瓣裂。
日常保持低盐饮食,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心悸、紫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