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起风疙瘩可能与过敏反应、摩擦刺激、感染因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有关,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就医排查过敏原等方式缓解。
1. 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或进食牛奶鸡蛋等致敏食物可能引发荨麻疹,表现为红色风团伴瘙痒。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
2. 摩擦刺激衣物材质粗糙或出汗后未及时清洁可能导致机械性荨麻疹。家长需选择纯棉衣物,保持皮肤干爽,皮损处可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3. 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诱发感染性荨麻疹,常伴随发热症状。需就医明确病原体,针对原发病治疗,急性期可使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4. 遗传因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限性肿胀,可能累及呼吸道。家长发现宝宝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送医,确诊后可预防性使用C1酯酶抑制剂。
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过热出汗,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若风团持续24小时不消退或伴有眼睑肿胀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