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通常不会发展为精神病。精神病与强迫症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
1、疾病差异强迫症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为特征,患者自知力完整;精神病则存在现实检验能力丧失,如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幻觉妄想。
2、发病机制强迫症与5-羟色胺系统异常相关,精神病多涉及多巴胺通路紊乱。两者脑区激活模式不同,强迫症主要影响前额叶-基底节环路。
3、治疗方向强迫症首选认知行为疗法和SSRI类药物;精神病需抗精神病药物干预。治疗强迫症常用舍曲林、氟西汀,精神病多用奥氮平、利培酮。
4、预后转归强迫症患者发展为精神病的概率极低,但共病抑郁焦虑较常见。严重强迫症状可能影响社会功能,需早期规范治疗。
强迫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家属需配合医生进行行为训练,定期评估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