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低压高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如香蕉、菠菜。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2、降压药物治疗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3、中医调理可能与肝阳上亢证候相关,常见头痛、耳鸣等症状。可采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配合针灸太冲、风池等穴位。
4、定期监测建议每周测量血压2-3次,记录血压变化趋势。肥胖者需监测体重指数,将BMI控制在24以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