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外渗后起水泡的时间一般为1-6小时,实际时间受到渗漏量、药物浓度、局部血液循环、皮肤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1、渗漏量渗漏液体量越大,对局部组织的化学刺激越强,可能更快出现水泡。少量渗漏可能仅表现为红肿,无须特殊处理。
2、药物浓度高浓度氯化钾溶液渗透压更高,会导致更严重的细胞脱水坏死。临床常用浓度为0.3%的氯化钾溶液外渗风险相对较低。
3、局部循环肢体末梢等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药物滞留时间更长,组织损伤可能更严重。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皮肤状况老年人或皮肤薄弱者更易发生损伤。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微循环障碍加重局部缺血,需用50%硫酸镁湿敷缓解症状。
发现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反应,避免揉搓患处,严重者需就医进行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