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发热通常由疫苗反应、继发感染、免疫系统激活或个体敏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护理及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1. 疫苗反应:疫苗激活免疫系统可能导致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建议多饮水休息,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无须特殊用药。
2. 继发感染:接种时接触病原体可能引发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伴随咳嗽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
3. 免疫激活:灭活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能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短暂发热。若体温超过38.5℃持续12小时以上,需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4. 个体敏感: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高热或皮疹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疫苗批号并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期间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