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主要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的儿童患病概率较高,可能与基因调控脂肪代谢有关。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体重指数,建立健康饮食记录表,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集中摄入。
2、不良饮食习惯:过量摄入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及精制碳水化合物是常见诱因。家长需控制孩子零食频率,用水果替代甜品,选择清蒸等低油烹饪方式,保证三餐营养均衡。
3、缺乏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取代户外活动会导致能量消耗不足。家长应制定每日运动计划,如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
4、内分泌疾病:可能与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生长迟缓、皮肤紫纹等症状。需检测皮质醇、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
保证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超过500克,限制屏幕时间在2小时内,建议每3个月进行体格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