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DNA修复缺陷、表观遗传改变等机制。
1. 原癌基因激活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调控生长分化,当发生点突变、扩增或染色体易位时,可能转化为促癌基因,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2. 抑癌基因失活TP53、RB等抑癌基因通过DNA损伤修复或细胞周期调控抑制肿瘤,其功能丧失会使异常细胞逃避凋亡,常见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
3. DNA修复缺陷BRCA1/2等修复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组不稳定,错误累积可能引发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这类患者对PARP抑制剂治疗敏感。
4. 表观遗传改变DNA甲基化异常或组蛋白修饰紊乱可沉默抑癌基因,这种可逆性改变为表观遗传治疗提供靶点,如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
除基因因素外,吸烟、辐射等环境诱变剂也可直接损伤DNA,建议定期体检并避免接触明确致癌物,高危人群可考虑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