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上的小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粟丘疹、湿疹或传染性软疣等引起,多数情况属于良性病变,可通过观察护理或医疗干预处理。
1.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性小硬结。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 粟丘疹角质堆积形成的白色颗粒,常见于新生儿。家长无须特殊处理,通常数周内自行消退,避免抓挠或使用针挑破。
3. 湿疹过敏或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家长需减少摩擦,使用低敏润肤霜,急性期遵医嘱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
4. 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导致蜡样光泽丘疹,具有传染性。家长应避免孩子抓挠,及时就医进行冷冻治疗或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抗病毒药物。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疙瘩变化,避免自行用药,若出现红肿化脓、快速增大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立即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