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存在明确关联,主要机制包括尿酸结晶沉积、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激活。
1、尿酸结晶沉积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可形成结晶,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需通过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控制血清尿酸水平。
2、氧化应激增强尿酸代谢过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建议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配合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
3、内皮功能障碍尿酸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降低血管舒张功能。临床表现为血压波动和微循环异常。可使用氯沙坦等兼具降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
4、炎症反应激活尿酸结晶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触发IL-1β释放,诱发血管慢性炎症。秋水仙碱可特异性抑制该通路,同时需控制饮食中嘌呤摄入。
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血脂指标,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动物内脏及海鲜摄入,肥胖患者需逐步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