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胃肠炎可通过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过敏性胃肠炎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环境因素和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回避过敏原:明确并严格回避致敏食物或药物,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物激发试验。
2、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者需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黏膜修复剂如蒙脱石散有助于缓解肠道炎症。
3、营养支持: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普通乳制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家长需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4、免疫调节: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口服免疫调节剂如色甘酸钠,部分患者需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清特异性IgE水平评估疗效。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低敏食材如大米、苹果、西兰花,避免含人工添加剂食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及便常规,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