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通常在肿瘤无法手术切除、存在远处转移或介入治疗失败后需使用靶向药。靶向药的应用主要与肿瘤分期、肝功能储备、既往治疗反应等因素相关。
1. 晚期肝癌IIIb-IV期患者若不符合手术或局部治疗条件,需采用靶向药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进行系统治疗。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缓进展,但可能伴随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 术后复发根治性切除后出现肝外转移或多灶复发时,靶向药可作为二线治疗选择。需评估患者Child-Pugh分级,肝功能B级以下者方可考虑使用瑞戈非尼等药物。
3. 介入治疗失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仍出现病灶进展或新发病灶,推荐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此时需监测门静脉癌栓情况,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者预后较差。
4. 特殊基因突变存在MET扩增或NTRK融合等罕见驱动基因突变时,可尝试对应靶向药如卡博替尼。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状态,此类情况在肝癌中占比不足5%。
使用靶向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肝脏增强CT,配合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葡萄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具体用药方案须由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