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常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及医源性感染,典型症状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或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概率较低;性接触传播风险存在但低于乙型肝炎;医源性感染与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有关。
2、高危人群1992年前接受过输血或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HIV感染者、血液透析患者及医护人员为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抗HCV抗体。
3、诊断方法需进行HCV抗体检测初筛,阳性者需进一步做HCV RNA核酸检测确诊,同时需评估肝功能、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明确肝纤维化程度。
4、治疗原则目前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治愈率超过95%,治疗期间需监测病毒载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日常应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饮食,确诊后密切随访以防止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