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后全身痒可能由药物过敏反应、皮肤干燥、胆汁淤积性瘙痒、神经毒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保湿护理、胆汁酸结合树脂、营养神经药物等方式缓解。
1、药物过敏反应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伴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2、皮肤干燥化疗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表现为脱屑性瘙痒,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剂,避免碱性清洁产品,每日温水擦浴不超过10分钟。
3、胆汁淤积性瘙痒肝转移或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导致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伴随黄疸和陶土样便,可选用考来烯胺结合胆汁酸,或使用利福平改善胆汁代谢。
4、神经毒性损伤长春碱类化疗药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刺痛样瘙痒。需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加巴喷丁可调节异常神经放电,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
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室温维持在22-24摄氏度,记录瘙痒发作时间与化疗周期关联性,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