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后同房出血可能由阴道黏膜损伤、激素水平波动、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 黏膜损伤性生活摩擦可能导致阴道壁微小裂伤,表现为鲜红色出血。建议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避免粗暴动作,通常出血可自行停止。
2. 激素波动经期结束后雌激素水平尚未完全恢复,阴道黏膜较脆弱。可通过观察1-2个月经周期,若持续出血需检查激素六项。
3. 宫颈病变可能与宫颈炎、宫颈息肉有关,常伴有分泌物增多。需进行妇科检查及TCT筛查,药物治疗可选保妇康栓、干扰素栓、抗宫炎片。
4. 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或内膜异位灶受刺激出血,多伴随痛经。需超声检查确诊,药物可选孕三烯酮、达那唑、桂枝茯苓胶囊。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量,避免经期后立即同房,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若反复出血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