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早产儿多数情况下风险较低,但仍需警惕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困难、体温调节障碍、感染风险增高等问题。
1、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需在新生儿科监护下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必要时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等药物促进肺成熟。
2、喂养困难吸吮吞咽协调能力差易导致摄入不足,需采用鼻饲管喂养或特殊配方奶。家长需掌握少量多次喂养技巧,密切监测体重增长曲线。
3、体温调节障碍皮下脂肪薄且体温中枢未完善,易出现低体温。建议家长使用暖箱维持中性温度环境,进行袋鼠式护理时注意保暖措施。
4、感染风险增高皮肤屏障功能弱且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医护人员会严格消毒操作,家长接触婴儿前须规范洗手,避免探视人员过多。
建议母乳喂养配合定期随访,出院后注意预防接种和发育评估,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