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展可分为癌前病变、原位癌、局部浸润、区域转移、远处转移、终末期和死亡七个阶段,各阶段病理特征与干预手段存在显著差异。
1、癌前病变:正常细胞出现异常增生但未突破基底膜,常见于慢性炎症或HPV感染等,可通过手术切除或药物逆转。
2、原位癌:恶性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乳腺导管原位癌等可通过局部手术完全清除,五年生存率接近100%。
3、局部浸润: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扩散,需联合手术切除与放疗,可能出现疼痛或出血等局部症状。
4、区域转移:癌细胞经淋巴系统转移至邻近淋巴结,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需淋巴结清扫联合全身化疗。
5、远处转移: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至肺、肝等远端器官,晚期肺癌骨转移等需靶向治疗联合姑息治疗。
6、终末期:多器官功能衰竭伴恶病质,以镇痛、营养支持等姑息治疗为主,中位生存期约3-6个月。
7、死亡:器官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死亡,临终关怀重点在于症状控制与心理疏导。
定期防癌筛查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