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临床症状综合判定。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
1、肝功能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功能失代偿,需结合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进行治疗。
2、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显示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脾肿大,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有关,通常伴随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症状。
3、病理活检肝组织病理学见假小叶形成为金标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穿刺检查,术后需监测出血风险。
4、临床症状黄疸、蜘蛛痣、肝掌等体征结合病史可辅助诊断,晚期可能出现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服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
确诊后需戒酒、低盐饮食,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胃镜预防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