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随明显症状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介入栓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
1、定期观察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血管瘤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瘤体变化。
2、介入栓塞适用于3-5厘米的血管瘤,通过股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剂阻断供血,可能引起发热或肝区疼痛等反应。
3、手术切除超过5厘米的瘤体或位于肝脏边缘易破裂者需手术,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或先天性血管畸形有关,术后需监测肝功能。
4、射频消融对3厘米以下深部血管瘤适用,通过高温使瘤体凝固坏死,可能伴随短暂转氨酶升高。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饮食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定期复查超声和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