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多数情况下不会恶化,但可能因继发感染、治疗延误等因素发展为慢性炎症或脓肿。病情进展主要与免疫异常、导管阻塞、细菌感染、治疗不规范有关。
1、免疫异常: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周围炎症持续,表现为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建议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等免疫调节剂,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2、导管阻塞:乳腺导管排泄不畅会加重炎症,可能伴随乳头溢液。可通过导管冲洗或乳管镜疏通,必要时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
3、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会导致化脓,出现发热、波动性肿块。需穿刺引流脓液,并选用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抗生素。
4、治疗不规范:自行中断用药或错误挤压肿块可能引发病灶扩散。确诊后应全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疗效。
日常避免紧身衣物压迫乳房,哺乳期保持乳头清洁。若肿块增大或破溃渗液持续超过2周,需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