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可能引起干咳、头晕、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降压药副作用主要与药物种类、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1. 干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能引起干咳,与缓激肽蓄积刺激呼吸道有关。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
2. 头晕: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引发头晕。建议起床时动作缓慢,监测立卧位血压,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3. 电解质紊乱: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引起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悸。需定期检测血钾,联合使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或补钾药物。
4. 肾功能异常: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能造成血肌酐升高。用药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及肝肾功能,避免突然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出现严重副作用及时就医。保持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