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硬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脂肪瘤或瘢痕疙瘩引起,可通过药物涂抹、穿刺引流、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等方式处理。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硬结,可能伴随红肿。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红霉素软膏抗感染,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2、表皮样囊肿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性肿物,质地坚硬且生长缓慢。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或复方倍他米松可缩小囊肿,完全清除需手术剥离。
3、脂肪瘤脂肪组织异常堆积形成的良性肿瘤,活动度好且边界清晰。较小瘤体可观察,增大明显时采用脂肪抽吸术或开放切除术治疗。
4、瘢痕疙瘩创伤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所致,质地坚硬伴瘙痒。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使用硅酮敷料改善,顽固性疙瘩需手术联合放射治疗。
日常避免挤压刺激硬疙瘩,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出现快速增大、破溃或疼痛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