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排便时哭闹可能由便秘、肛裂、乳糖不耐受、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便秘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或水分摄入过少导致大便干硬。建议家长增加西梅泥、火龙果等辅食,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小麦纤维素颗粒。
2. 肛裂硬便排出时造成肛门黏膜撕裂。家长需观察肛门是否有裂痕,用温水清洗后涂抹凡士林保护,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利多卡因凝胶或红霉素软膏。
3. 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腹泻腹胀。家长应暂时减少乳制品摄入,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可遵医嘱补充乳糖酶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蒙脱石散。
4. 肠套叠肠道异常蠕动引发套叠,可能伴随果酱样便和呕吐。需立即就医进行空气灌肠复位,严重时需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配合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日常注意记录宝宝排便频率和性状,避免过度把便,若哭闹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便、发热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