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伴随发热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退热治疗、病因控制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诱发免疫反应、血管炎性损伤、药物过敏反应、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阻断组胺释放,减轻皮肤紫癜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热伴随瘙痒时可优先选择。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甲泼尼龙适用于关节肿痛或腹痛明显的患者,能快速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但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
3、退热治疗体温超过38.5℃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4、病因控制排查链球菌感染等诱因,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清除感染灶后发热和紫癜症状多能逐步缓解。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毛细血管出血,饮食选择低敏的米饭、苹果等,记录体温和皮疹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