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肛门有块肉可能由痔疮、肛裂、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1、痔疮:排便时腹压增高导致静脉丛充血膨出,形成柔软团块,可能伴随便血或瘙痒。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化痔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
2、肛裂:干硬粪便划伤肛管皮肤形成溃疡,排便时可见哨兵痔隆起,伴刀割样疼痛。可选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症状。
3、直肠脱垂: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呈环形皱襞状,多发于体弱老年人。轻症可采用硬化剂注射,重者需行Altemeier手术。
4、肛周脓肿:肛腺感染形成脓腔,触及有波动感的肿块伴发热疼痛。需切开引流并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控制感染。
避免久蹲用力排便,每日温水坐浴,多摄入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若肿块持续不消或出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