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哮喘发作通常由过敏原持续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介质释放、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使用防螨寝具并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该措施针对生理性诱因,无须药物干预。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缓解鼻部炎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能改善气道痉挛,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药物需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免疫治疗:针对尘螨或花粉等明确过敏原可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5年,需监测过敏反应。
4、手术治疗:对于伴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患者,可行鼻内镜手术改善通气。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炎症,避免哮喘复发。
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避免剧烈温差刺激,居家配备峰流速仪监测呼气流量峰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