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引发的哮喘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症通常由过敏原暴露、气道高反应性、炎症持续存在、遗传易感性等因素诱发。
1、环境控制:减少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及防螨寝具。发病与过敏原反复刺激有关,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和鼻痒,日常无须药物干预。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缓解鼻部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控制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发病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常伴随喘息和胸闷。
3、免疫治疗:针对明确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需持续3-5年。该方式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可能与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症状随疗程推进逐渐减轻。
4、手术治疗:鼻甲射频消融或翼管神经切断适用于顽固性鼻塞患者。发病与解剖结构异常相关,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哮喘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剧烈温差刺激,居家保持湿度40%-60%。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应急药物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