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属于溶骨性破坏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椎体骨质溶解破坏,常伴随椎间隙狭窄、冷脓肿形成等表现。
1、病理机制: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椎体,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吸收,形成虫蚀样溶骨性病灶。
2、影像学特征:X线及CT显示椎体边缘不规则破坏,MRI可见椎旁脓肿,增强扫描呈现环形强化。
3、鉴别诊断:需与转移性骨肿瘤、骨髓炎等溶骨性疾病鉴别,结核病灶多累及相邻两个椎体及椎间盘。
4、治疗原则:规范抗结核治疗需持续12-18个月,严重骨质破坏者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脊柱稳定性重建。
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佩戴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