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主要有血管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抗凝物质过多等。
1、血管损伤血管内皮受损会暴露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级联反应。轻微划伤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严重外伤需就医处理。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会影响初期止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
3、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血友病或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表现为关节腔出血、皮下淤斑。需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等。
4、抗凝物质过多肝素过量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病理性抗凝物质会抑制纤维蛋白形成。需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菠菜、猪肝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外伤,定期检查凝血功能。